基本結構:上到下
成熟部(有根毛)
延長部(吸水 體積變大&平衡石澱粉粒)
生長點(核質比大&初級分生組織)
根冠(保護生長點)

基本結構:外到內
表皮(無角質層&主動運輸鹽類)
皮層(薄壁細胞=儲存養分)
內皮(皮層最內層 圍繞一層卡氏帶)

#卡氏帶:木質化構造=水無法進入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形成根壓&養分不流失*
*夜晚主動運輸停止
若無卡氏帶😨
養分易因濃度梯度流失

中柱(維管束 髓[僅單子葉植物])
周鞘(中柱最內層 形成支根=次級分生)

#支根&不定根

軸根系=初生根發育為主根=再長出支根
鬚根系=初生根退化=莖基部長出不定根

#維管束比較😤
單子葉=環狀排列
雙子葉=輻射排列

!補充
雙子葉,單子葉均有周鞘
但只有雙子葉的周鞘有分生能力

鬚根系:無主根 支根之分鬚根系的初生根在幼苗時即停止生長,因此鬚根系主要是由許多大小不一的不定根所構成。

軸根系:有主根 支根之分,軸根系的初生根發育為主根,再由主根發育出許多支根,因此軸根系是由主根和許多支根構成。

1. 一般單子葉植物沒有形成層,除了極少數的木本單子葉植物,例如龍舌蘭科的朱蕉屬,虎斑木屬、虎尾蘭屬、王蘭(絲蘭)屬甚至百合科的蘆薈屬等,具有形成層,但是其分裂方式和雙子葉植物的形成層不同。雙子葉植物之形成層在次級生長(secondary growth)時,向外分裂成次生韌皮部(secondary phloem),向內分裂成次生木質部(secondary xylem),但是上述這些少數的木本單子葉植物其形成層向外分裂成次生皮層(secondary cortex)屬於薄壁細胞(parenchyma),向內則分裂成基本組織(conjunctive tissue)及次生維管束(secondary bundle),因此,基本上是不同的。
2. 雙子葉植物的草本植物具有形成層,但是通常一年生的形成層不發達,尚來不及分裂生長即因開花結果即枯萎死亡,因此次級生長不明顯,唯有「毛茛」(Ranunculus sp.)是一年生草本卻不具形成層是特例。
3. 棕櫚樹則有初生加粗分生組織或散生後生組織,莖的粗度上下相同,與雙子葉木本植物不一樣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😀考試專用總整理(被子植物維管束)

單子葉►無形成層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例外:朱蕉、蘆薈、龍舌蘭)

雙子葉►有形成層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例外:毛茛)

雙子葉►網狀脈(例外:車前草)

單子葉►平行脈(例外:芋頭)

發表留言